改善锅炉蒸汽品质差的控制措施有哪些
( 1) 加强反渗透设备的监控。为了保证及时发现反渗透运行问题,要求操作员工每小时记录单套反渗透出水电导,化验人员每天对每只反渗透出水增加电导化验,当单组反渗透电导异常时及时停运检修。要求维修人员定期更换反渗透接口密封垫。
( 2) 规范混床再生控制。正常运行中严格控制混床出水各项指标,若混床出水水质不合格,不能 送入脱盐水罐。要求再生人员在混床再生过程前用有 4% 的碱液浸泡 10 min,使混床树脂完全失效。在混床再生酸碱使用上,要求再生酸碱浓度控制在4% ,酸用量控制在每吨树脂使用 0. 116 7 t,碱用量控制在每吨树脂使用0. 187 5 t.在混床再生完成倒运前,先用脱盐水冲洗到排水电导及二氧化硅合格后运行。针对再生过程中酸碱阀门窜漏,定期更换再生酸碱阀门,在混床再生过程中严格监控运行混床水质,若出现不合格及时停运。
( 3) 加强锅炉炉内加药的管控。针对锅炉蒸汽品质钠盐超标,对锅炉炉水 PO3 - 含量控制变更,由原来的 5 ~ 15 mg / L 变更为 5 ~ 10 mg / L,并按指标的下限控制,锅炉磷酸盐由工业纯更换为分析纯。
( 4) 稳定锅炉炉水、锅炉给水质量。对原来直接回收利用的汽轮机冷凝液暂停使用,稳定脱盐水 水质,脱盐水质不合格不能进入锅炉; 分析锅炉炉水二氧化硅含量,要求锅炉排污稳定炉水水质质 量,炉水中二氧化硅含量要求 < 2 000 μg / L.锅炉正常运行时,炉水的磷酸根控制在 5. 0 mg / L 范围,炉水 pH 值应控制 9. 5 以上。在运行中炉水 pH 值有时会出现偏低的现象,这时手动调节加药泵出力 提高炉水 pH 值,若在短期内炉水 pH 值还不能达标,向汽包内加 NaOH 来快速提高炉水中的 pH 值。当炉水指标正常,炉水硅酸根不大时,减少定排次 数或定排时间,减少锅炉连排开度,稳定炉水质量。
( 5) 稳定锅炉负荷,规范启炉操作。在日常生产管理中规范员工操作,严禁大开大关阀门,加强锅炉煤气使用的稳定性,稳定锅炉负荷变化。在每次锅炉启动前,加强对锅炉在过热的冲洗,在冲洗水不合格前,汽包内的锅炉给水不做为启炉用水使用; 在每次锅炉启动时,在蒸汽未达标前,锅炉蒸汽不并入蒸汽管网。
( 6) 稳定锅炉汽包液位、加强汽包附件检查。锅炉汽包有效分离的空间和锅炉汽包液位控制的 稳定性对锅炉蒸汽品质影响很大,为了保证锅炉汽 包有效分离空间,现将锅炉汽包液位控制由 ± 80mm 变更为 ± 50 mm; 为了提高锅炉汽包液位控制的稳定性,汽包锅炉上水由手动控制改为自动控制。停产检修中发现锅炉汽包旋风分离器有脱落现象, 针对直接导致锅炉蒸汽品质差的问题,将汽包附件 的检查项目列为每次锅炉停车必检项目。
( 7) 完善在线仪表配置。对脱盐水站出水及每台锅炉过热蒸汽增加二氧化硅在线分析,对在线仪表定期维护、标定。
( 8) 完善脱盐水、炉水、过热蒸汽化验分析项目。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按照 GB / T—12145《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》完善脱盐水、炉水、过热蒸汽化验项目,组织专题培训,提高分析的准确性,建立一、二、三级化验监督体制。
( 9) 强化应急过程管控。在供水系统出现故障时,合理平衡用水,制定锅炉蒸汽品质响应制度,当锅炉蒸汽品质超过规定值所对应的停运响应部分时,打破“只保运行,不保质量”的生产管理理念